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开源游戏机 > 新闻动态 > 江西农信: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
江西农信: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
发布日期:2025-02-04 18:56    点击次数:177

来源:2024年度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科技创新优秀案例评选

获奖单位:江西农信

荣获奖项:科技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一、项目背景、目标及建设规划

1.项目背景

江西农信信息科技部在推进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应用上云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如何持续顺畅高质量地交付有效价值对组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上云微服务改造后,服务依赖指数级增长,技术栈的多样性带来了更多未知的故障点,服务拆分也带来了更多的团队协作问题,这对原有的基于传统IT构建的人员技能、组织协调和组织文化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其次,由于外包制项目比例较高,每个项目都需要自行管理,缺乏统一的研发测试流程、标准和规范,带来了质量效能的挑战。最后,缺乏一个一体化的研发管理平台,原有的研发平台基于传统IT建设,各个功能相对独立,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2.项目目标

通过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的建设,集成行内现有的质量管理平台,整合各种研发、质量管理工具,实现研发测试过程的全程管理和控制。通过整合和优化研发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活动,提升研发团队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流程、统一的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改进机制,推动整个研发过程的持续改进。通过引入质量工具,赋能开发,测试左移,提升测试效率和产品质量。

3.建设规划

根据我社当前实际情况,一方面基于传统模式下成熟的研发测试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上云微服务改造后,服务依赖指数级增长,技术栈的多样性带来了更多未知的故障点等挑战。结合业内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经验,采取“分段建设,逐步迭代”的方式开展实施工作。

第一阶段以建立质量文化、质量内建为目标。推动全员的质量文化,有意识地强化研发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和各类质量行为。通过质量内建过程,减少对下游造成的返工或浪费,实现持续顺畅的高质量交付。

第二阶段以统一质量标准、建设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为目标。根据省农信原有的研发规范,结合上云建设目标,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从质量标准出发,建设全流程的研发质量保障体系,结合每个阶段的质量标准,产出研发阶段的准入准出标准,搭配相应的工具平台支撑规范、标准,以最小成本化落地执行。

第三阶段以根据原有基础设施基于质量管理平台建设一体化研发管理平台为目标,结合省农信现有科管平台、开发测试平台,建设研发效能质量管理平台。业务架构图如下:

二、创新点

我们认为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融合项目域、研发域、测试域、运维域的全方位、一体化构建过程。一方面,通过质量管理平台的协作域项目管理功能,打破组织壁垒。研发全流程数据沉淀透出,助力组织团队诊断效能瓶颈,实现柔性化研发技术管理。另一方面,通过依托具体业务场景,引入所需的质量管理工具,赋能开发,测试左移,提升测试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一体化研发效能质量管理平台。

1.建流程

在建流程方面,依托上云规范、上云方式制定了各科室的流程审批机制及工作流分工协调。基于精益思想、敏捷软件管理和看板方法,实现了研发项目中的人员、里程碑、迭代、需求、任务、缺陷和风险进行可视化的展现、变更、关联、追踪以及度量功能,以适合项目中不同角色的各自视角,辅助项目的决策、管理和实施。

2.定标准

在完善的流程及分工协作基础上,我们需要对流程中的审批节点,建立质量卡点。在研发阶段,制定了源码库管理规范、源码编码规范、源码扫描规则、源码审计规范、高危SQL扫描规范、敏感字扫描规范。在测试阶段,制定了测试环境的准入准出标准、测试覆盖率标准。在生产阶段,制定了版本管理标准等。

3.强工具

有了各个阶段的质量标准后,也离不开有力的工具提供支撑,使各项规范能够快速的落地和验证,形成质量报告,在流程中设置质量卡点。结合软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我们建设了三大关键工具能力:一是源码扫描工具,通过单测集成系统,能够在开发过程中就尽早集成,自动进行代码的静态扫描,暴露产品的缺陷问题。实现提早修复、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并尽快发布。同时,对主干代码进行每日监测,通过质量模型计算主干的质量分,以反馈当前的代码质量现状,便于管理层更好的决策。二是持续集成工具,将应用管理,自动编译打包、代码冲突检测、代码合并,版本管理、自动部署集于一体,实现全自动的测试环境部署和自动化验证,减少人为干预,在发布中最大限度保障质量,提升效率。三是效能度量工具,从多个维度提供个人的研发效能分析统计,如任务统计、需求统计、缺陷统计、提交代码量、代码质量、团队横向对比排名、自动化测试脚本数量、自动化测试执行次数、执行成功率等,使数据变成管理的好帮手。

4.抓质量

依托于工具的能力构建,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抓手。针对外包商及个人都建立奖惩机制,使质量得到真正的落地。

5.保生产

在应用投产阶段,我们依托工具,对生产环境完成了自动推包并形成了规范的发布单,运维人员可根据上线时间进行一建发布。杜绝了人为上传版本而导致的生产问题。

三、项目过程管理

江西农信于2023年5月启动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项目, 2024年2月完成基本建设,目前运行状态良好。

四、运营情况

在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的质量团队成功转型为技术驱动的质量服务提供团队。我们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测试环境服务和高效的自动化测试服务,同时制定出各研发流程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研发规范。我们确保了5种上云模式、400+应用和75+系统的上云,并且持续迭代满足新的需求上线。

五、项目成效

该项目在农商行建设后,在研发效能上:制定了统一的maven仓库、JDK组件版本、NodeJS、tomcat、等研发流程中的组件版本。减少了因开发组件不统一,导致的版本兼容问题。通过对应用系统进行自动化构建部署改造,较人工构建部署的效率提升近9倍,提升了近30%的研发效率。在质量管理上:引入源码扫描工具,制定了27条高危SQL规则、114条开发语言的行业规则、6500+ 金融业常见敏感字。通过不间断的进行源码规范扫描和质量卡点,帮助应用系统提前发现并解决51000+ 技术债务问题,提升了近40%的研发质量。在环境管理上:测试环境的一次部署成功率近99%。减少了环境不稳定的问题,减少了人力成本,提升应用系统持续集成、发布能力。通过集成PaaS平台,实现了自动推送发布包至生产,减少了人为参与,保障了版本安全,提升发布效率。

六、经验总结

研发效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主要着力建设统一的组织文化、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研发流程、统一的规范、统一的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很多专项上没有进行深入推进。在现有的一体化平台基础上,后续会进行单点深入投入进行优化,计划会在质量平台上进行深入研究,更强的赋能开发,主要的建设计划如下:

我们的服务包括接口管理,提供在线录入和实时更新的接口数据,以赋能架构质量保障;非功能测试服务,如性能和安全审计,提供快速反馈质量的工具;接口测试服务,支持低代码和业务脚本分离,帮助开发人员调试接口服务;以及链路分析服务,实时展示服务链路系统调用和资源消耗情况,用于问题排查和测试分析。

更多金融科技案例和金融数据智能优秀解决方案,请在数字金融创新知识服务平台-金科创新社案例库、选型库查看。